又一大卖暴雷,卷款4千万跑路,多家供应商已哭惨!


2025年跨境生意真的格外难做! 大卖扎堆倒闭、外贸大厂卷款跑路、货代暴雷不断;再加上各国关税飙升、政策夹击,不少卖家囤的货砸在海外仓,仓储费压得人喘不过气。 平台规则三天两头变,稍不留意就被封店……整个行业如履薄冰。
01kin test 外贸大厂暴雷,卷款千万
外贸大厂又暴雷! 这家位于广东省某某市的灯具外贸大厂,突然被爆出欠款 4500 万元后跑路。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有 6 家供应商被拖欠货款,总金额超过 4500 万元。其中,被拖欠金额最多的一家高达 1300 多万元,最少的也有 130 万元。这些供应商里,5 家是铝材企业,成为此次欠款事件的 “重灾区”。 很多供应商刚开始合作时,货款结算还算正常。后来公司慢慢变了支付方式,开始用远期支票,还经常延期付款。有些供应商想着之前合作顺利,又信了公司的品牌宣传,没及时收手,结果越陷越深。 这家公司为了利益也是豁出去了,明明没钱周转,还一直骗新合作方说能按时付款。老账拖着不还,又骗新订单,不少企业一下亏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来源网络
某铝材企业负责人雷先生,从 2024 年 5 月开始给这家灯具厂供货,刚开始的两个月,对方付款还算正常,都是现金结算。过了两个月,灯具厂负责人以资金紧张为由,改成一半现金、一半支票的支付方式,还说保证支票不会跳票。 到了8月份,对方又进一步压缩现金支付比例,只付三分之一,其余的开远期支票,还承诺会给利息。在短短 4 个月的供货期里,雷先生就被拖欠了超 1300 万货款,而且期间收到的所有支票都无法兑现,全成了空头支票。 同样倒霉蛋还有来自江西的供应商杨先生,他的公司在两个半月内被拖欠货款达 380 多万元。而且在杨先生不断追讨货款时,灯具厂老板不仅不还钱,还在微信上转了 0.01 元,标注 “还货款”,这种行为充满了侮辱性。 来源网络
而且很多供应商报警后,该公司也签了还款计划,但实际根本没兑现。 据企查查显示,广东 XX 灯具有限公司,于2022 年成立,注册资本为 1000 万,以“高新技术企业” 为名号,又生产又出口灯具产品。 2025 年 3 月,该公司大张旗鼓搞招商会,说什么要去纳斯达克上市,把不少供应商骗得团团转,结果现在欠了几千万货款,直接跑路了! 现在,多家供应商已经向江门警方报案,警方也立案调查票据问题,这公司很可能要因为 “票据诈骗” 被处理。
02kin test 今年的跨境生意真难干
外贸大厂的暴雷事件,我们也能一窥当下跨境市场的严峻形势。 近几年,跨境电商行业看似热闹,实际却暗藏危机。现在的跨境市场并不稳定,很多看着规模大、宣传好的公司,也可能会突然垮掉,全球经济不好,外贸工厂日子难过,做跨境电商的卖家也不好过。 这背后,是多方原因造成的。 进入 2025 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政策变动频繁。全球最大的跨境市场美国就是典型之一,从年初对中国商品关税的调整传言,到政策正式落地,每一次变动都让跨境市场动荡一次。
平台竞争也愈发激烈。亚马逊、速卖通、Shopee 为抢客源,三天两头改规则、抬门槛,卖家的钱包和神经都遭了殃。 开店要交租金、交易扣手续费、打广告还得烧钱,搞研发、做品牌更是无底洞。平台的要求也越严格,产品质检、物流速度、售后响应但凡掉链子,分分钟被封店、下架。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中小卖家们都过得不太容易。
1 小卖家
进入市场的门槛变高了,想要开设新店、推出新产品,面临着重重挑战。 很多小卖家盲目听信服务商的“3个月爆单”谣言,疯狂砸钱囤货开店,但其实自己很多知识和操作都不懂。 再加上小卖家资源有限,经常选择抄袭作业,进而导致侵权,严重可能直接破产;市面上很多货代也不接小卖家的单,因为单量太少他们根本没有利润可赚。
还有带着多年积蓄开店铺的初创者们,日夜守在电脑前,精心选品、上架商品、回复客户咨询,却发现订单寥寥无几。 一个人承担起运营、客服、物流等所有工作,每天忙得焦头烂额,身体和精神都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即便如此努力,他们依然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
2 中等卖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市场上大卖凭借资金、资源和技术优势,牢牢把控着优质供应链资源,中等卖家在供应链上没有优势,采购成本降不下来。而且,面对平台规则的频繁调整,比如缴纳保证金、办理复杂的合规认证等,中等卖家也倍感压力。 市场上的合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选择低价服务怕资质不全或操作不规范,选择高价服务又加重资金负担。在运营方面,订单量比不上大卖,物流成本降不下来,运营效率也难以与大卖抗衡。 美鸥跨境专注EPR、VAT、商标注册、TRO侵权等领域多年,熟悉流程,经验丰富,有需要联系我们!
3 大卖也并非高枕无忧
全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像美国关税政策的频繁变动,让大卖们的成本大幅增加。 为了应对关税,一些大卖不得不调整运营策略,比如增加本地仓备货,可这又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而且,大卖们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的问题,新兴的跨境电商平台不断涌现,分食市场份额,大卖们想要维持市场地位,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产品研发、品牌推广和供应链优化。 再加上全球消费下行,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下降,对价格更加敏感,这也给跨境电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过去那种只要上架产品就能卖出去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卖家们不仅要比拼产品质量和价格,还要在品牌建设、客户服务等方面下功夫。 无论是大卖家、中小卖家,还是外贸工厂,都在这场寒冬中艰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