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已生效,关乎所有卖家生死!


以后消费者评价再也不用写文字了,只需要点个星级就行。不少卖家看到此新规,纷纷吐槽。 没了文字评价,收到差评都找不着原因,是产品问题还是物流全靠猜;恶意差评成本变低,平台失误也容易让卖家背锅…… 卖家们今后或许更加难了。
01kin test 亚马逊评价体系大变革
从 2025 年 8 月 4 日起,美国、欧洲、日本等多个主要站点,都要推行全新的卖家反馈机制。 以前买家给评价,需要写上一段文字再打分,而现在变了,文字评论变成可选项,买家只需要点个星级就能提交反馈。 比如说,买家买了东西,觉得还行,放在以前,需要琢磨着写几句 “这产品挺好用,质量不错” 之类的话,现在是直接点个 4 星、5 星就完事;如果是对产品不满意,也不用费劲打字抱怨,直接点个 1 星、2 星。 来源网络
亚马逊官方还说了,对于这种纯星级评价,卖家不能像以前那样,在 Feedback 管理器里直接申诉。 如果觉得这评价不合理,违反了社区准则,只能走 “举报违规行为” 这个复杂的流程来申请审核。而且,从 9 月 30 日起,亚马逊还要全面弃用 “买家评论” 功能,以后就只剩 “买家之声” 了。 “买家之声” 提供的信息比较宏观,不像以前的买家评论那么具体,卖家想从中了解买家真实的使用体验,难度大多了,更别说联系买家商量解决问题了。 关于该政策的变动,亚马逊官方也给了回应,该政策主要是为了简化评价流程,提升提交效率,让卖家更快获得买家评分,同时为潜在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决策参考。
02kin test 新规对卖家的影响
虽然亚马逊给了官方回应,但卖家群体却不买账,基本上持反对状态,此次变动对于卖家们来说似乎并不太友好。
1 问题排查难
缺乏文字评价,很难找到问题情况。以前卖家收到差评还能从写的文字里看出问题出在哪,现在没了文字,卖家面对一个 1 星差评,完全摸不着头脑,根本不知道是产品质量、服务态度,还是物流的锅,想改进都无从下手。 比如买家说 “产品尺寸不对,穿着太小”,卖家就知道是产品尺寸标注或者生产环节有问题;要是说 “快递太慢,等得着急”,那就是物流配送的事儿。
2 恶意差评风险增加
在新规下,给恶意差评变得更容易了。以前想恶意搞某个卖家,还得编点理由写一大段,现在几秒钟点个 1 星就行,成本几乎为零。
有些不良买家可能会利用这点来敲诈勒索卖家,竞争对手也可能趁机恶意攻击,给卖家的店铺声誉带来极大威胁。
3 平台失误,卖家背锅
亚马逊物流(FBA)有时候会出些岔子,像配送延迟、包裹破损、发错货之类的。 以前买家会在评价里说明情况,卖家能看出来是 FBA 的问题,还能想办法解决或者申诉。但以后买家只给个低星,卖家根本没法判断问题根源,只能白白承受这些负面影响,订单缺陷率(ODR)可能升高,黄金购物车(Buy Box)的获得率也会受影响,甚至账户安全都可能受到威胁。
4 买家评价混淆问题更严重
很多买家一直没搞清楚卖家反馈和产品评论的区别,以前有文字评价的时候,卖家还能分辨出来是不是买家把评价放错地方了。 现在没了文字,买家要是把对产品的不满(比如 “手机壳质量不好”)误打在卖家反馈里,只给个低星,卖家根本没法判断,错误的差评就这么留在卖家反馈里,影响卖家的绩效。
不过,新机制也不全是坏事。从好的方面看,简化评价流程后,可能会有更多买家愿意给评价,卖家能更快获得大量反馈数据。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能大致了解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整体满意度。要是一段时间内收到很多 4 星、5 星评价,说明产品在市场上表现不错;要是低星评价多,就得赶紧排查问题。
03kin test 卖家应对指南
1 谨慎邀评
在新规则下,卖家要谨慎邀请买家评价。 因为现在留差评太容易了,如果卖家的服务流程还不够完善,盲目邀评可能会引来更多差评。
2 及时处理现存文字差评
在新规正式实施前,这是卖家处理现存文字差评的最后机会。 卖家要每周固定时间去筛查 Feedback 管理器里的 1 - 2 星带文字反馈,一旦发现,马上提交删除申请。
3 产品保质保量
想让店铺获得更多的好评,主要还是确保产品质量合规,好的产品自然会让消费者满意,消费者也更加愿意给予好评。 所以,卖家们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选择环保优质材料,同时,做好各个国家的合规要求,如欧洲的VAT、EPR、欧代英代、CE认证等,美国的美代、CPC认证等。再就是最好给自己的产品注册品牌,很多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有品牌的商品。 美鸥跨境专注于美欧代、VAT、EPR、商标注册等领域多年,团队服务专业,办理效率高,有需要联系我们。
4 优化客户体验
强化客服,提高客服人员的响应速度,并且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包装产品时,多花些心思,选择质量好的包装材料,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同时,要确保发货时效准确,和物流商密切沟通,跟踪包裹运输情况,让买家能尽快收到货,提升收货体验。
5 善用现有申诉渠道
虽然纯星级评价的申诉渠道变窄了,但卖家还是要利用好 “举报违规行为” 这个途径。 要是遇到明显不合理、违规的纯星级评价,卖家要及时通过相关渠道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