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最早一批的跨境大卖们,现在都怎样了?


还记得那些年的跨境 “顶流” 吗? 亚马逊三杰、华南城四少、坂田五虎…… 这些盛传的江湖名号,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迎来了不同的结局。
01kin test 有人破产退出
谈到早期的跨境大卖,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甚至很多人都能直接说出它们的名字。但在近两年,曾经的标杆企业也因为各种问题栽了大跟头,有的甚至直接宣布破产。 作为最早做跨境电商的企业之一,环球易购的高光时刻也曾流传江湖。其巅峰时期在亚马逊、eBay 上都有大店,还孵化了自己的独立站 Zaful,主打快时尚,当年光是 Zaful 的年销售额就破了几十亿。 但从2020 年开始发生转折,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堆麻烦事:平台爆发封店潮,旗下不少店铺因为侵权、违规被下架;接着供应链出问题,货源断了,一大堆客户退货,资金链直接绷断。虽然环球易购也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但还是以失败告终,直到 2022 年,环球易购正式申请破产,曾经的跨境巨头,就这么没了。
做3C产品出名的帕拓逊,早年靠亚马逊店铺卖耳机、充电器,一度做到 “亚马逊中国卖家 TOP10”。 但后来为了冲规模,帕拓逊疯狂铺货,什么品类火就做什么,从 3C 拓展到家居、户外,甚至还创立了自有品牌。可管理却没跟上,产品质量把控不严,投诉率越来越高;供应链也没理顺,库存积压了好几亿的货。 2021 年亚马逊封店潮一来,帕拓逊的核心店铺被封,加上库存压着钱,直接亏到撑不住,最后被母公司卖掉,彻底退出了跨境主力赛道。
还有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择尚科技。其早期靠快时尚出海,独立站 Choies 在欧美年轻人里挺火,还喊出要 “对标 SHEIN” 的口号。 为了快速扩张,它同时在亚马逊、eBay、独立站铺货,每天上新几十款衣服。 结果问题也正好出在铺货上:产品设计抄款严重,经常被投诉侵权;营销费用占比高到离谱,2020 年光营销花的钱就占了销售额的 67%,利润被吃空,流量却没涨多少。 到今年,择尚科技营收直接归零,净利润亏了近九万,最后只能终止股票挂牌,彻底退出跨境市场。 这些大卖倒下的原因虽然不一样,但本质上都逃不开盲目扩张、合规意识弱和模式落后。
02kin test 有人扭亏为盈
不过,并不是所有早期大卖都在走下坡路。有的企业也遇到过封店、亏损的难题,但最后不仅扭亏为盈,还在跨境圈混得风生水起。 先说安克创新。安克早期靠充电配件出海,这几年也遇到过麻烦:美国消费者投诉它的充电器充电时冒烟,被美国 CPSC(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点名,还得召回 150 万件产品,光退款、运费就亏了上亿美元。 但安克没慌,一方面赶紧处理售后,给消费者全额退款,保住品牌口碑;另一方面加大研发,推出更安全的快充技术,还拓展了耳机、投影仪等新品类。 到今年上半年,安克营收直接冲到 128.67 亿,净利润 11.67 亿,同比增长都超 30%,很多专家预测,按照这个情况下去,预计今年安克全年营收要超300亿。
再就是赛维时代,其也是铺货大户起家,什么衣服、家居用品都卖,2020 年因为平台规则调整,店铺被封了不少,当年就亏了近 2 亿。 但赛维很快就转型:砍掉了几百个不赚钱的 SKU,只保留 3C、家居两个核心品类;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比如做小家电的 “Joyroom”,专门针对欧美家庭需求设计产品;合规上也不含糊,所有产品都做了专利申请,税务、物流也全按平台要求来。 到 2023 年,赛维不仅扭亏,净利润还赚了 3.2 亿,把 “铺货坑” 彻底踩过去了。
还有大家熟悉的有棵树。作为早年 “华南城四少” 之一,有棵树曾经靠铺货模式做得风生水起,巅峰时旗下有上百个亚马逊店铺,覆盖 3C、家居、户外等多个品类。 在2021年,有棵树的核心店铺因为 “关联违规”“侵权” 被大面积封禁,当年就亏了近 30 亿,一度被外界质疑 “要倒闭”。 但有棵树没放弃,很快就启动了转型:关掉所有违规和不盈利的店铺,只保留 10 多个精品店铺,拓展新渠道,入驻TikTok Shop、沃尔玛等平台,甚至在东南亚开了线下体验店等等。 据此前有棵树财报可知,其归母净利润达5675.9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11.71%,真正做到了扭亏为盈。
来源网络
03kin test 成功靠这几点
看了这么多案例,不难发现,那些能扭亏为盈的大卖,不是运气好,而是踩对了 4 个关键点。
1 做自有品牌
早期跨境好做,是因为很多卖家靠 “无牌铺货” 赚快钱,但现在平台查得严,消费者也认品牌,没品牌的产品根本没竞争力。比如安克、傲基,都是靠自有品牌站稳脚跟。
2 切记别踩红线
这几年倒下的大卖,几乎都栽在 “不合规” 上:侵权、税务没申报、平台规则没遵守…… 比如环球易购、帕拓逊,都是因为侵权被封店,最后资金链断裂。 如果你在合规、品牌、税务上有难题,比如注册商标、VAT、EPR、欧代、美代等,都可以联系我们美鸥跨境。
3 聚焦核心品类
铺货模式已经被逐渐淘汰:铺得多管不过来,产品质量没保障,还容易压库存。 那些扭亏为盈的大卖,比如赛维、通拓,都是砍掉了杂七杂八的品类,聚焦1-2个核心领域。
4 创新与调整
跨境市场变化快,几年前的老方法,现在可能不管用了。比如早年靠亚马逊铺货,现在得做 TikTok 内容营销;早年只做欧美市场,现在东南亚、拉美市场机会多。 如果你还守着老平台、老品类、老方法,很容易被淘汰,多关注新市场、新渠道,及时调整策略,才能跟上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