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哪几类卖家不适合做Lazada呢?
众所周知,东南亚市场在今年非常火爆,目测会一直火爆到2025年,我们还有6年奋斗时间。
但是面对2500亿的东南亚市场,每个卖家都会分一杯羹吗?
据小编近一年来跟Lazada卖家们的接触了解,并不是所有卖家都适合这个平台。
那么哪些卖家不适合做Lazada呢?
我们来一起讨论一下。
第一类卖家:止步于开店环节。
2018年12月20日,Lazada平台重新开启对外招商,当时招商会场小二答应参与招商会议的卖家们都会开店成功。结果有很多卖家申请条件被拒,这里面不乏销售额破亿的卖家。
于是,这一批卖家对Lazada就产生了很大的“厌恶”心理,就永远抵制了Lazada,或许从此以后不会再进入这个平台。
随后,还有很多卖家在自主申请的过程中被平台很明确的拒绝,也就不再想进入这个平台了。我接触了很多卖家被平台拒绝后,就再也没有心思去入驻到Lazada,也就不会再与Lazada产生缘分了。
那么,Lazada申请被拒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般有以下原因,导致Lazada申请会被平台拒绝:
无法找到正确的自主申请链接;
提交资料不合格或者不完整;
没有做平台调研与走完平台要求的步骤;
企业支付宝不符合平台要求;
平台饱和暂时不招商此类目产品。
第二类卖家:亚马逊卖家。
一般亚马逊卖家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也是一个非常有自豪感的群体。在他们心里,没有任何平台比得上亚马逊这个平台,所以他们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亚马逊平台,而对于Lazada这种小平台,一般都只做个测试,而没有配备专业的人员或者团队去用心运营。
当然我们这里只是拿亚马逊卖家做一个例子,有很多公司在东南亚平台的投入方面远远小于在其它平台上面的投入。
比如,他们可以花几千元买一个亚马逊店铺,但是你让他花几百元买一个Lazada店铺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们可以花上万元去招聘一个亚马逊运营,但是你让他花5000元去招一个东南亚运营却舍不得。
心在哪里财富就在哪里!
第三类卖家:摸索型卖家。
很多卖家在开店之后,花费半个月时间去看Lazada大学,Lazada大学有些内容是OK的,但是很多内容都已经过时,除了耗费时间之外,具体运营实操的内容却很少涉及,这对于后面店铺的运营没有多大的帮助。
更有甚者,Lazada大学都没听说过。
我还是建议大家以金钱换取时间,提高运营效率。
第四类卖家:老板不懂、不关心、看不上。
一般店铺做得好坏,其实最重要的是老板这关。
如果老板不重视,那么公司的资源就无法分配到更多。
比如,一家新的Lazada店铺上线,如果不开车不刷单不报活动,请问我们靠什么把店铺做起来呢?
应有的投入是对我们店铺负责的基本要求。
而如果老板不重视,不关心,不投入,任何平台店铺都不会做起来,你说是吗?
第五类卖家:运营不行。
店铺发展的如何,很大责任在运营身上。
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不会卖的销售。
作为一个运营,首先要有自己一整套运营思路。
需要从产品、价格、流量、竞争对手等全方位运营一家店铺。
如果店铺长期未获得发展,请更换运营。
第六类卖家:自身资质不行。
不是工厂,不是品牌商,不懂销售,不懂学习,三心二意等等,这些卖家很难会在Lazada平台上面取得成功。
亲在Lazada平台上属于哪类卖家呢?
在此,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上面的一种。
免责声明:美鸥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提示】美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rose@usaeu.cn,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